如果要对近几年的行业进行分类的话,最赚钱的行业莫过于房地产和网贷了吧,但是随着主业的扩张,许多房地产公司纷纷布局金融业务,比如绿地控股。
作为综合实力长期排名前十的房地产企业,绿地的房地产业务确实让人关注。熟悉绿地的朋友知道,绿地不仅仅“擅长”盖房子,其金融业务也做得风生水起,据了解,绿地金融下面光小额贷款公司就有5家,最近几年累计放款金额接近300亿。
而且2019年,绿地金融业务板块的净利润超过了30亿,近五年累计实现净利润约130亿。
金融版块体量相当于中型城商行:苏州银行
从2019年经营业绩看,2019年绿地控股金融业务板块净利润为30.6亿元,当年绿地控股净利润为209.5亿元,金融业务贡献的净利润占比为14.61%。
而同期的中型城商行苏州银行,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94.24亿元,同比增长21.80%;实现净利润26.11亿元,同比增长12.79%。
由此可见,一家以房地产开发销售为主业的房企,其副业金融版块收入超过了中型城商行苏州银行近4亿的净利润收入。不得不让人陷入沉思:网贷到底有多大的“吸引力”?
从绿地的年报中,我们可以发现,绿地金融一直就作为第三大业务板块被重点突出,主要包括股权投资、债权投资、金融科技和财富管理等,在小额贷款经营方面,公司先后在上海、重庆、宁波、青岛、广州等地设立5家小额贷款公司,分别是:
上海奉贤绿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,累计发放贷款超200亿元;
重庆保税港区绿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,累计放款金额超60亿元;
宁波江北区绿地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;
青岛绿地申花小额贷款有限公司;
广州市绿地吉客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。
不仅涉及小贷业务,绿地曾经还布局了P2P业务,据了解,2015年,绿地推出了为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“地产宝”,主要是将中小企业的资产包装成金融产品,让中小投资者能够投资到这些项目中去,给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压力,投资者也能从中获益。
其交易方式为:交易所推送至蚂蚁金服旗下的招财宝平台向投资者发布,约定年化收益率6.4%,产品期限为一年。不过后来随着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,绿地“地产宝”无疾而终。
“三道红线”下,绿地主业、副业双双陷入困境
8月20日,央行和住建部推出的“三道红线”指标: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%、净负债率大于100%、现金短债比小于1。
在此压力下,有消息称,绿地正将231亿元商办资产包摆上货架,被曝光的商办项目推荐书来自集团旗下“事业一部”楼书。这或许是其能想到的最快的自救方式之一。不过,绿地方急于否认“自救”意图。
但是,今年以来,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持续加大,连恒大都打折卖房还债的情况下,绿地也面临着高额债务:
截至2020年9月30日,公司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82.38%,相比年初增长1.58个百分点;净负债率为183.45%,相比年初增长27.85个百分点;现金短债比为0.78,相比年初增长0.02,“三道红线”全部踩中。
最后,11月23日,绿地控股成立了金融科技平台“绿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”,注册资本5000万元,将开始布局金融科技领域,至于能否成功翻身,我们交给时间来验证。